在坚守中传承 在变革中发展——吴桥杂技文化绽放新时代
走进被称作“杂技文化方舟”的吴桥杂技博物馆,展陈基本完工。近2000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将以“角抵肇源”“百戏繁衍”“九籍吴桥”“蔚为大观”“行俗薪传”“艺兴百业”“五洲同台”七个单元展现吴桥杂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文物、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杂技文化
走进被称作“杂技文化方舟”的吴桥杂技博物馆,展陈基本完工。近2000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将以“角抵肇源”“百戏繁衍”“九籍吴桥”“蔚为大观”“行俗薪传”“艺兴百业”“五洲同台”七个单元展现吴桥杂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文物、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杂技文化
吴桥是享誉世界的“杂技之乡”,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于9月28日至10月8日举办,为充分展现吴桥杂技文化特色,展现杂技艺术的创新魅力与时代活力,搭建杂技文化创作与交流平台,现面向全国举办杂技主题短视频大赛。
河北吴桥,是中国杂技的重要发源地。在这里,杂技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深深融入日常的生活文化。普通的锅碗瓢盆,在吴桥人手中巧妙一转,就成了精彩绝伦的表演道具,引得全场喝彩不断。
“嘿!起!”9月5日下午,蒙蒙烟雨中,在吴桥县于集镇于东村的于金生杂技小院里,11岁的李雲铜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单手倒立”。只见她靠一只手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侧腰上顶、慢慢地举起双腿、劈开、收拢,悬空变幻出各种高难而优美的姿势。
“嘿!起!”9月5日下午,蒙蒙烟雨中,在吴桥县于集镇于东村的于金生杂技小院里,11岁的李雲铜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单手倒立”。只见她靠一只手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侧腰上顶、慢慢地举起双腿、劈开、收拢,悬空变幻出各种高难而优美的姿势。
他是一名闪耀舞台的杂技演员,曾荣获首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如今,作为吴桥县杂技文化生态中心办公室主任,指导本届杂技节巡游方队的演练,是他眼下的重要工作。他就是徐迎军。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之际,适逢浦发银行济南分行行庆24周年,一场别开生面的行庆金融教育宣传杂技专场特色活动在山东省杂技团演播大厅隆重上演。500余各界人士到场,共同见证了一场杂技艺术与金融服务的精彩碰撞。
他是一名闪耀舞台的杂技演员,曾荣获首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如今,作为吴桥县杂技文化生态中心办公室主任,指导本届杂技节巡游方队的演练,是他眼下的重要工作。他就是徐迎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今年68岁的畅军奎,原籍在甘肃宁县盘克宋庄村,如今在西安定居生活。在成为杂耍舞台上的“明星”之前,他有着另一个身份——长庆油田退休员工。对许多人来说,退休意味着放慢脚步、享受清闲,但对畅军奎而言,这不是人生的落幕,而是开启全新篇章的起点。他用行动打破“退休即停
2025年9月16日至1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内蒙古杂技家协会、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的“送欢笑·北疆行”沿黄九省曲艺杂技精品展演在阿拉善盟成功举办。
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作为中国文联2025年重点创作扶持项目,获邀参加“新时代、新征程”——2025年全国优秀杂技剧目晋京展演和“黔山贵水总是情”—多彩贵州优秀剧目文旅交流巡演,将于9月21日下午14:00和晚上19:30在北京二七剧场进行两场演出,其中下午
9月16日晚,阿拉善盟金色胡杨音乐厅内气氛热烈非凡,备受瞩目的“送欢笑·北疆行”沿黄九省曲艺杂技精品展演首场在此盛大启幕。此次展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6日讯“流动的技艺”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巡演将于9月17日晚在聊城市保利大剧院精彩上演,以杂技艺术为载体,讲述大运河千年文脉故事,为观众呈现一场贯穿古今、融汇南北的艺术盛宴。
9月28日至29日,“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杂技节目展演”将在河北吴桥举办。展演活动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届时将有12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的杂技节目在江湖大剧院精彩呈现,演出将于9月29日在线上同步直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6日讯日前,在苏州举行的2025中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博览会上,集中发布了36项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其中宁津杂技入围,为德州市唯一获推介的项目。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这首在吴桥艺人中口耳相传的锣歌,道尽了吴桥杂技艺人与“条河”的不解之缘,也藏着吴桥杂技扎根运河的密码。
“运河畔起杂技堂,九秩亩间藏旧章。千年绝艺承今古,四海宾朋共赏光。”当吴桥杂技博物馆的轮廓在大运河畔逐渐清晰,河北沧州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闫岩的脚步,仍每天穿梭于这座占地99亩的建筑群中。从一纸蓝图到主体落成,从资料征集到科技布展,她既是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句在河北吴桥流传百年的民谣,不仅是当地杂技文化深厚根基的生动写照,更承载着一座小城跨越千年的江湖传奇。9月10日至12日,“‘吴’奇不有 等你来‘桥’”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吴桥活动在这座“杂技之乡”圆满举办
“运河畔起杂技堂,九秩亩间藏旧章。千年绝艺承今古,四海宾朋共赏光。”当吴桥杂技博物馆的轮廓在大运河畔逐渐清晰,河北沧州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闫岩的脚步,仍每天穿梭于这座占地99亩的建筑群中。从一纸蓝图到主体落成,从资料征集到科技布展,她既是